【前情提要】主管容易被部屬批評的原因之一就是「誰叫你是主管」。

想不到吧!會被部屬罵真的就是主管的原罪。 

誰叫你的職位是全部門裡人數最少的?我以前不懂,直到有一次發現某個很優秀的同仁,為什麼在主管面前和在同仁面前表現總有如天壤之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例如在主管面前,他會附和長官數落其他同事的不是,認同主管們的革新決策,但到了全體開會表決的場合,他不是棄權,再不就是和多數同仁意見一致。問他為什麼如此?他說:「即使我同意主管的意見,但是我和其他同事每天要長時間的相處,為了不被人排擠,我當然要站在人多的那一邊。」。 

「站在人多的那一邊」?沒錯,主管容易被批評的第一個理由應該就是同事之間總要有個大家共同認識、可以一起八卦、合力批評的對象。政治學理論不就說了嗎,團體裡若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可以提昇內部的凝聚力。這大概是主管的原罪與主管的首要功能-身為主管,被員工看不順眼是正常的,因為批評主管,可以讓大家覺得,我們其他人是同一陣線的。如此一來,員工的情感多少能和諧一些,主管愈豬頭愈無能,員工就可能愈和諧,這一點,主管的存在還是有價值的。 

想想,主管無法被部屬讚美應該是普遍現象。要不然部屬間如果老是有人對主管歌功頌德、言必稱英明,那個人不被大家罵「馬屁精」、「小李子」、「阿諛諂媚」甚至「捧主管的XX」等更不堪的話才奇怪哩! 

啥?聽起來像強辭奪理?是有一點!但有時真的是這樣。不過,下一個理由就真的理直氣壯了。 

主管被部屬抱怨的第二個原因是,部屬們如果從沒站在主管的高度上看事情,自然和主管的想法決策有落差。這一點,其實是我當上主管後才深切體會的。 不是主其事的人,看事情很容易從自己的位置和角度去判斷。所以他總覺得事情的解決方式很簡單,主管不知是腦殘還是眼瞎,為什麼都想不到也看不到?但很多時候,主管不是看不到、想不到,而是他必須考量全局。除了須考慮事情怎麼做才對之外,還要注意是否合乎法令或程序?是否影響其他單位?影響的層面是什麼?還有那些人必須告知?於是對那些希望事情趕快做好的人來說,會覺得那位主管慢半拍、沒肩膀;主管動作若積極點,被影響到的人又覺得自己的既得利益被剝奪了,罵主管苛刻部屬或處理不公平。反正,大多數的事,絕不可能取悅所有人。於是,主管依然是個箭靶。

第三個原因用一句俚語形容叫做「看人挑擔嫌姿勢歹」。其實職場上有很多人自以為旁觀者清的冷眼袖手旁觀者。他們或許能說出一口好領導、好行政,他們分析問題也頭頭是道。有些人甚至以為能和“當權者”對抗有種俠義的悲壯。因為大家總覺得掌權的腐敗、在野的清高。所以主管不管做什麼,從旁觀者的立場怎麼看都是有破綻的,怎麼做都是有缺陷的。大概就跟武俠小說裡先出招的人一定會落敗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別人可以以逸待勞挑你的毛病啊!

所以,主管怎麼做,就是有人能閒閒在一旁說盡風涼話,或在開會時聲嘶力竭大肆抨擊主管十大罪狀。我記得以前學過一句諺語:「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會的人,去做;不會的人,去教人做。)也許,我們也可以改成:「會的人,去做;不會的人,批評。」用來指這一類好批評的人其實也不會太誇張。 

其實,當主管的眉眉角角、箇中學問,可能真的要身歷其境才能了解體認。難怪以前曾有位同仁被其他人百般挑剔忍無可忍之下,忍不住回應那些意見特多的人:「要不然你來做做看?」沒多久他就辭掉主管職務寧可當個無權無責一身輕的「在野黨」。但老闆也不見得敢用那些好批評的人,第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他們太愛批評,已經先把一竿人得罪光了,人不和,政怎麼會通呢?再來,老闆可能也多少了解某些人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吧!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外,更別提主管本來就要做那些考核部屬、要求部屬、約束部屬等顧人怨的工作,主管不被討厭都很難啦! 

回到文章一開始,何飛鵬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則。我發現初任主管的人通常都會心存這種“善念”。我曾遇過另一位剛當上主管不久的人,他真的很努力的盡量避免他前任主管種種被人詬病的缺點:對部屬疾言厲色、對部屬工作要求太嚴太高、要求員工提早上班等。他沒有先分析自己所在的部門的特性是否真有此需求,就完全一改前朝作風。同仁可以不用太早到,該是自己值勤的時段不去巡,他也沒有提醒要求,他寬待自己的部屬,結果原本該是他們部門主要的工作卻變成全體同仁的工作。

他的口頭禪是「XX是我家,○○○○靠大家」(XX是公司或企業名稱,○○○○部份可套用任何組織或營運目標,如:提昇業績、創新研發、服務顧客…等)。這如果當成開會時激勵大家的口號還可以,但如果變成那個部門推諉責任的藉口,就傷腦筋了。事實上組織具體目標的達成,至少要有個統籌處理及考核管理的單位,他說的○○○○是他部屬該負責的業務,但顯然他的部屬並沒有確實執行,那一年,大家幾乎都在抱怨某項工作做得特別差,原因人人心知肚明。 

那位主管忘了,每件事如果都當成是「每個人」(everybody)的工作,最後可能落得根本「沒有人」(nobody)去做。雖然他真的贏得「好主管」的讚美(對自己部屬好的主管)。但是,其他單位的人莫不叫苦連天。因為他對部屬好,相對的就是把多餘的工作、衍生的問題加到別人的頭上。這樣的「好主管」,未必真能造福自己的部屬,看起來部屬似乎少辛苦許多,但相對的,那個部門的人員也無法贏得其他同仁的尊敬和掌聲。 

由基層升上主管的人也常會被部屬批評「換了位置換個腦袋」。其實這也未必是件壞事。如果換的腦袋是忘記以前誓言要做到的清廉、公平、體貼、有肩膀、願意和人溝通…等原則,那麼真的很不應該。但換了主管的位置後,承擔的責任、要解決的問題、看問題的角度一定和以前不一樣,如果還是用以前的舊腦袋做事,那麼也可能會時時碰壁,甚至傷害了組織的利益。 

比方說我以前還遇過一個從部門基層出身的主管,那個部門的每個職務他幾乎都歷練過。他自詡「毋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非常熟悉勝任每位部屬的工作內容。沒想到他當了主管後,應該是部屬做的計畫,他寫;該是工友除草,他覺得自己除得更好;該是部屬要處理的雜務,他做的比較放心。結果部屬是挺閒的,偶爾也很高興有位事必躬親、身先士卒的主管,但也不免感慨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最後,他落得老闆一句:「拿主管的薪水,做工友的事」的評論,撤換去非主管職務了。所以當主管不懂要求部屬、不會授權分工,不僅是個人的不幸,更是老闆甚至全體員工的災難。這位主管的例子,應該就是「換位置不換腦袋」的負面教材。 

就先寫到這裡。其實我前面這麼努力的幫主管寫了一長串的辯護文,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別人心裡是什麼樣的主管。部屬不見得會告訴主管真心話,所以當我聽到同事竊竊私語:「這位丁丁主管又做了什麼蠢事」、「那位巧虎主管又搞了那個人」…時,我都要自我克制的絕不對號入座。告訴自己,「不是我」、「丁丁、巧虎絕不是我。」

(註:丁丁就不用多說了;據同仁「世說新語」的解析,「巧虎」者,奸巧的笑面虎也。)

總之,我只能告訴自己,如果當主管被討厭時,也許是正常的現象,如果部屬能具體的說出他們不認同主管的理由,那麼自己真的要反躬自省一下是否有那些毛病;即使自己是個大受歡迎的主管,我還是要先檢討我有沒有變成鄉愿?爛好人?把部屬工作全搶來做的人?其實當主管挺好玩的,有更自由的揮灑空間,自己的影響力也會變大,這也算是某種「權力的滋味」吧!雖然當主管責任壓力大、麻煩拘束多、但如果不想一直居於一個自己不欣賞的主管之下做事,那麼何不努力爭取當主管,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發揮空間?

我們大可以討厭自己的主管,隨時心存「我可以取而代之」的宏願。那樣的豪情壯志,如果能激勵自己在工作上更積極、更主動,那麼,我們距離當主管甚至領導人的距離,一定會愈來愈近。即使無心當主管,但自己的積極主動和工作績效如果總是在團體中的頂尖,從此也絕對不會有令你心煩的主管一天到晚找你要成果,添麻煩,你還是獲得了必要的工作自主性和他人的尊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sp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