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逛格友一腳踩進多倫多最新的一篇文章“心不再像雲兒那般漂浮不定”,發現她介紹了一首我以前相當喜歡的歌“Both Sides Now的當下,忍不住心有共鳴的留下了迴響。結果細心的她在回覆中提到「似乎比較少看到你介紹歌曲…」,我自己才發現:「真的是這樣耶!我從來沒在部落格裡特別寫過關於介紹歌曲或音樂的文章。」,勉強要算,只有一首Too Young
 

我在想,我可能在潛意識中對自己的音樂素養感到有些自卑又對自己的音樂喜好覺得有些偏執,所以,從沒有刻意想在部落格裡談這個自己很喜歡卻又不好意思談的領域。


先說對音樂素養自卑的緣由吧!問題應該出在求學時代的音樂課上。我從國小到國中的音樂課都是很「正常上課」的。所謂的「正常上課」,就是真的有音樂老師照著音樂課本上課,絕對沒有借課給英、數、理化那些科目趕課或考試用。太正常了,所以音樂課本的那些歌我都會唱;太正常了,所以音樂課本上所有的樂理老師也都會教。


問題出在樂理。我國小的音樂老師太兇,國中的音樂老師太自戀,兩者都無法忍受學生居然會搞不懂那麼“簡單”的樂理。總之,音樂老師教的樂理,特別是C大調之外的任何大調或小調,我完全看不懂、不會認。而太兇或太自戀的老師上的課都讓我焦慮,漸漸的,只要出現和音符有關的任何記號,我就主動關閉自己的感官接受器。

 

至於高中時的音樂課,說也奇怪,完全沒印象,我高中到底有沒有上過音樂課呢?

 

後來,我發現很多專業的音樂評論者總會不經意的提到,談論音樂賞析如果不懂樂理,就只能說些皮毛的東西,無法更深入去分析了解音律之美…這類的話,足夠讓我氣餒了。我大概就是只會說這首歌很好聽、那首歌不悅耳之類膚淺評論的普通人,既然這樣,推薦或介紹音樂大概就不是我的專長領域,我沒什麼自信發言。

 

至於音樂品味,我是上了高中才發現我和同學不同的。我的高中同學迷Paul Young,聽西洋流行歌曲。我連Paul Young是誰都不知道。我除了國中老師教過的“You are my sunshine””Five hundred miles”之類的西洋老歌之外,其他新歌一首都不會、當紅的外國歌手一個也不認識。重點是,我發現我也不愛聽。我居然真的寧可聽那些年紀比我老的西洋老歌,對於當時開始竄紅的麥可傑克森或瑪丹娜,我完全沒興趣。

 

然後,我發現我不少同學是從小就學鋼琴或聽古典音樂的。她們談論哪一位音樂家的第幾號交響曲或那一首鋼琴奏鳴曲如數家珍的熟悉程度,大概就和我知道潘越雲又出了什麼專輯,陳淑樺的最新主打歌是什麼差不多。

 

當她們相約下課後要去國家音樂廳趕哪場樂團的演奏會時,我還在使用收音機的錄音功能,從廣播節目裡碰運氣的看看能不能錄到本周國語流行金曲前十名,還得祈禱主持人可不要中途插話。

 

大學我開始試著聽古典音樂,那真是美麗愉快但也昂貴的學習之旅。

 

可惜很倒胃口的是大三時,系上來了個家學淵源的教授,算是當時小有名氣的音樂評論家。但不知是出於我的自卑還是偏見,我總覺得那個教授對自己的品味太跩了,總是睥睨我們大學部這些文學、哲學和音樂程度完全配不上他的毛頭小子。當時教授身邊還跟著幾位研究所的學長,整天馬勒長、馬勒短的,再不就談著“布蘭詩歌”和xx哲學、○○理論的意涵之類的“玄妙之語”。

 

更氣餒的是,他們還經常發表各曲目的“版本比較”,天啊!我連一版都沒聽過,怎麼去追各版啊???

 

我當然打不進他們的圈子,偶爾從他們的「高級對話錄」裡撿個一兩句聽得懂的人話,我簡直像是如獲神諭似的趕快去買片相關CD來認識「聞香」一下。那種感覺既甜蜜又窩囊,就像自己是個粗俗鄉下人又拼命想打入上流社會的感覺。

 

久而久之,我養成了聽別人談論音樂,我試著也去找出那片CD那首歌或那首曲子親自感受驗證的習慣;但是我不會主動去和別人談論我喜歡的歌、我喜歡的音樂。對我來說,有點自曝其短、有些班門弄斧。

 

就先寫到這裡。明天沒有颱風假,必須早睡早起,剩下的牢騷改天再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sp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