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朗讀.jpg 

我在看完【為愛朗讀】這部電影,又讀了【我願意為妳朗讀】這本小說後,終於確定不管是【為愛朗讀】或【我願意為妳朗讀】這樣的譯名,應該只是為了讓影片及小說賣相好一點。比較符合作品原意的,應該還是原來的書名”The Reader”(原書是德文”Der Vorleser”)。該叫做朗讀者或就是”閱讀的人。理由是什麼,稍後再說。

 

最近趕時髦先後看了貧民百萬富翁”、”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及”為愛朗讀”這幾部奧斯卡影片,這三部若要我排列個人的喜好順序,我優先推薦”為愛朗讀”。

 

“貧民百萬富翁”我大約是一年前先看過原著”Q&A”。當時還大力推薦給周遭的人看。結果和我一樣先看過原著小說的人,再看過電影後,都會若有所失的說:「看完電影有些失望!」真的是如此。我覺得電影受限於時間和場景,沒辦法像小說的場景拉這麼大,所以我覺得小說的張力更強。但電影的畫面感可能比較聚焦及更有真實性吧!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原著小說。但奇怪的是,小說雖然很好看,但故事一段一段的,並不會給我想一氣呵成讀完的感覺,或許是主角的每段人生經歷都太沈重,我必須喘口氣、轉換心情才能再看下一段。反倒是去年同時期讀另一位作者“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故事也很悲傷,然而那種悲傷卻讓我必須一口氣讀完,以免讓沈重的情緒延宕太久,所以那兩本我是熬夜讀完的。

 

然而不管是印度或阿富汗,都是我很陌生的國度和文化。讀那些書都是很享受的閱讀經驗。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除了賣弄布萊德彼特從一出生到死亡和一般人的成長時序相反,先衰老後變年輕、變嬰孩這個噱頭外,我沒有特別心得。還算好看並不覺得感動。

 

這三部片子裡我最喜歡的是“為愛朗讀”。我在沒有任何心裡準備的情況下看這部片,結果好幾個片段都讓我忍不住掉淚(也可能是看這部片那天,心情有些低落有關)。其中有太多可以讓人投射自身經驗或深思的片段:初戀、背叛、愛情、權力、羞恥、自由與尊嚴、親子代溝、決定與負責…這是一部可以由觀眾隨自身經驗、背景而自行延伸或詮釋的電影(小說亦然)。觀眾可以把它當成法律素材討論、可以當成哲學主題、可以當成批判納粹的電影,或者就把它看成一部單純的愛情影片。

 

我是把它當愛情影片看。

 

 

(劇照後是劇情簡介)

 

picx_fren7097605102.jpg picx_fren7097605111.jpg picx_fren7097605134.jpg picx_fren7097605150.jpg

(主要劇照取自以下網站http://gallery.photowant.com/b/gallery.cfm?action=still&filmid=fren70976051

 

小說和電影都是倒敘的。1958年,年輕的中學生Michael Berg15歲)因為生病在路旁嘔吐,偶然遇到36歲的車掌Hanna SchmitzHanna好心替他料理、送他回家。Michael病癒後,去向她道謝,兩人卻產生一種特別的情愫與強烈的吸引力,接著他們發展出一段只延續一個夏天卻深刻強烈的性愛關係。Hanna要求Michael在做愛前,為她朗讀各式各樣的作品:小說、詩、劇本,甚至漫畫,兩人同時耽溺在歡愉的朗讀、性愛及沐浴儀式中。但有一天,Hanna卻不告而別。

 

真到多年後(1966年),Michael成為法律系學生,隨著研討會教授去參與納粹戰犯受審的旁聽時,赫然發現被告之一就是Hanna。在審判中,Michael和大多數旁觀者一樣,想站在一個道德的高度去譴責納粹的暴行,這種譴責和厭惡,還摻雜他對Hanna當年不告而別的質疑和氣憤。但另一方面,他又試圖去理解Hanna為什麼要如此做,內心的深處,他還是想同情並為Hanna找藉口的。終於,在審判過程中,他頓悟了Hanna一直想掩飾的秘密:她是個文盲,既不會寫也不會讀。

 

為了掩飾自己身為文盲的羞恥,在工作上Hanna不僅錯過一次次被拔擢的機會(也因此她寧可去當納粹的警衛,造成自己日後被起訴的命運),也必須對Michael不告而別,最後甚至一肩扛起所有的罪責,承認其他受審被告推給Hanna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犯罪行的主謀罪名,於是她被判了無期徒刑。

 

Michael知道了Hanna的秘密,幾經掙扎卻選擇了不揭發也不去說服Hanna採取對自己有利的辯護方法。大審過後,他封閉了自己對Hanna的所有感覺,對她不聞不問,而自己也經歷一段了失敗的婚姻,然後在每個交往的女子身上試圖尋找Hanna的影子。就在Hanna服刑八年後,Michael開始為Hanna錄製一卷卷朗讀書本的錄音帶,錄了他曾為她朗讀念過的書、自己想讀的書、自己寫的書。

 

錄音帶成了他和Hanna十多年來唯一的媒介,而Hanna卻透過錄音帶對照書本的方式,艱辛的學會了閱讀和寫字。終於就在Hanna要獲得假釋的前一星期,MichaelHanna再見面了。會面中兩人的互動讓Hanna失望了,她選擇在出獄的當天清晨上吊自殺,留下懊悔和困惑的Michael

 

我想我之所以這麼喜歡及認同那部片,是我真的相信一個才十五歲的男生,真的有可能愛上一個年紀足以當他媽的女人(36歲)。而且我也相信年輕時的一段初戀,是可能影響一個人也讓人牽絆一輩子的(或至少是半輩子)。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不也是如此嗎?不管你年少時愛上的對象是和你同齡或年紀足以當你媽媽。年少時的心靈最單純,沒有利害的算計、沒有世俗道德的判斷。愛上了就是愛上了,就是這樣簡單、直接,沒有模糊地帶。但或許,也因為如此,年少的初戀,往往是苦澀收場居多。因為,沒有愛情是可以長久處於真空狀態、永遠保鮮的。

 

而我私心更相信,在年輕時愛上的對象若是比自己年長許多的人,那麼對年少者的影響更是長久,因為這還牽扯到雙方人生經歷的不對等、視野的不對等、能力的不對等、財富地位的不對等…年少的那個人,絕對是會被影響的,不管是價值觀、生活方式、甚至是未來擇偶的標準。

 

在看這部電影時,最常讓我感受到的是“寂寞”:不識字的寂寞、無法理解的寂寞、不被理解也不願被理解的寂寞、自身所處情境的寂寞…那種寂寞看著看著就是會讓人感同深受,讓人想哭。有時是為男主角的寂寞、有時是為女主角的寂寞而掉淚。

 

因為把這部片子當愛情片看,所以我喜歡電影中對兩人關係的處理畫面和角度。我真受不了痞客首頁居然用“凱特溫斯蕾封奶之作”這種低級、媚俗的標題!沒錯,電影裡有裸露的畫面,但畫面總是那麼安靜、那麼單純、那麼寂寞。那些裸露的畫面,反而讓他們之間的吸引力變得很正常、很具說服力了。

 

痞客首頁.jpg

 

劇照.jpg

 

所以在看完電影後,我的困惑更多。我更想知道知道到底MichaelHanna交往那段其間,除了耽於性愛的滿足之外,他到底迷戀Hanna什麼?是愛情嗎?愛意有多深?電影在Hanna不告而別後,只演了Michael跳進游泳池裡由近而遠的鏡頭,但我想知道,他忘得掉初戀情人嗎?他如何捱過最難熬的時期?還有,在審判期間他對Hanna的感覺到底是什麼?又如何看待自己對她的感情?他到最後還愛Hanna嗎?所以我又去買了原著小說【我願意為你朗讀】來看。薄薄的一本不到兩百頁,半個晚上就讀完了。小說的筆觸很淡,有很多男主角內心獨白,不像電影畫面給人的強烈情感衝擊,但也因此更能讓人仔細去感受男主角心情的轉折,小說很好看,也解答了我看電影時的一些不解。

 

我對小說中男主角對於女主角氣味的描寫印象深刻。男主角在描述年少時和Hanna交往時,很喜歡她從工作中帶回的各種味道。在小說快到尾聲,當男主角又再度用一大段形容當年他對女主角味道的鍾愛。然而再見到垂垂老矣的Hanna時,他聞到的卻是老婦人的味道。前後對照,我感受到男主角的失落,卻更心疼女主角的自我放棄。

 

這大概又是我個人的偏見。我認為在愛情關係中,氣味佔了很重要的因素,相愛中的兩個人,常會受彼此味道的吸引。有時味道對了,一切就對了。但味道,也可能是毀了一段關係的關鍵。但無論如何,只有對自己深愛的人,你才可能願意深深的、徹底的,去探索及品味對方的味道。

 

我說過,這是一部讓觀眾讀者可自行詮釋的電影和小說。所以我寧可把它詮釋成愛情故事,我也寧可把它解讀為Michael最後還是愛著Hanna的(這樣會讓我心裡好過一點)。但是他恥於(或不敢)面對,所以他持續為Hanna錄製朗讀錄音帶,做為傾吐或喧洩自己愛意的方式,但他卻從不和她對話、表達私人的想法,所以他不在錄音帶裡談及個人的事情,也不回應Hanna要他寫信的要求,只是很機械化的唸書名、作者、書的內容。

 

如果不在乎、不愛了,可能一直做這種花時間又麻煩的事長達十年之久嗎?也或者,他以為不回信、只朗讀,是將她眨低到一個渺小微不足道的位置,說服自己Hanna在自己的生命中無足輕重。但事實上,他持續為她朗讀這件事,反倒是說明了他把Hanna放在自己心中最特別且無可取代的地方,表面上隔離了自己和Hanna,讓自己獲取自以為的安全屏障。實際上卻從此讓Hanna在自己心底生了根,再也拔不掉。

 

我之所以認為【為愛朗讀】及【我願意為你朗讀】都不足以說明原作的意義,是因為,The Reader不只指男主角年輕及中年時為女主角念書的片段,還有女主角身為文盲卻也一直很想認識書、接近書的世界,或許女主角才是那位Reader吧!她在集中營挑體弱者為她念書,之後又找上男主角念書給她聽。真正被困在「讀寫」情境的人是她,幾乎終身為「文盲」受苦。真正無法閱讀、逃避閱讀卻又矛盾的想接近閱讀世界的人是她。而最後,她真的能閱讀了。藉由閱讀,她才重新去認識她曾經參與的納粹集中營的一段,她才真的理解她當年被指控的罪名是什麼,而她也才能思考如何真的為自己的所做所為負起責來。

 

說個題外話,看完這部電影和小說,我竟格外珍惜自己能夠「閱讀」這個能力(大家都該慶幸,不是嗎?)。我也開始疑惑,到底一個文盲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一個識字者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否有所不同?一個文盲者,真的因為自己的不識字,就不能分辨出自己行為的對與錯?或者一個文盲者,真的就不能進行更深刻抽象的思考?還是只有透過文字的演繹,個人才能從有限的思考模式及眼界裡,去體會和見識到更廣、更多面向的世界?

 

最後我想說的是,看完那部片讓我對凱特溫斯蕾大大改觀。最早認識她是李安的【理性與感性】這部片。比起我當時更迷戀的艾瑪湯普遜,凱特溫斯蕾實在是無足輕重的角色。之後讓她大紅的【鐵達尼號】,我根本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這部片過。即使她日後也演了好幾部叫好的片子,我對她也沒有特別的印象。

 

直到看了這部片及追蹤了她的其他報導,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她真的是有頭腦會思考的演員。幸好我是先看電影再看小說(電影和小說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相似度)。我想,如果我先看小說的話,依我對德國女人的刻板印象,我可能很難描繪出一個36歲、嚴肅、威權、不留戀過去、不幻想未來,只專注於此時此刻、沒受什麼教育卻好看的德國女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當然,我不確定真正的德國女人對英國女人扮演她們有什麼看法)想像不出一個可以認同的女主角模樣,可能會妨礙我對小說的理解。而凱特溫斯蕾的演出卻生動的塑造出這樣既強勢又弱勢、既神秘又單純、既美麗又衰敗的Hanna Schmitz。那個年老的扮相及演技,完全擊敗了布萊德彼特不太自然的老妝。這部片她真的演的太棒了。

picx_fren7097605109.jpg  picx_fren7097605129.jpg  261d862c4bcfebc2.jpg  

 

對了,那位年輕德國演員大衛卡羅素也演得很好,可愛(對我們這種早已年過36的女人來說真的可口又可愛啦!)、清純。觀眾就是會被電影的畫面說服。相對大衛卡羅素的恰如其分,那位在「英倫情人」裡一度也讓我迷戀的雷夫費恩斯,真的老了,在電影裡把男主角某些地方詮釋得無情,某些地方又太脆弱、太sentimental了。

大衛卡羅素.jpg

 

雷夫費恩斯.jpg

 

【後記】其實這篇心得我寫到最後偷懶了。因為再寫下去會太長,也會牽渉到太多私人感情的投射,所以,就寫到這裡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sp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