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到「公車帶給我的視野」這道題時,立刻就決定來寫看看,畢竟在台北生活的這幾十年裡,公車是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然而,開始動手寫文時,我開始浮現一個困惑:公車真的有帶給我視野嗎?想了半天,我還真想說沒有。
念書時代每天搭公車,多半時候擠得要死,視野一向只有前方不到一、二十公分的另一位乘客的後腦袋,慘一點時甚至擠的直接貼到前一個人身上去,視野0。偶爾幸運能搶到座位,我要不就是補眠,要不就是立刻拿出當天要考試的課本出來臨時抱佛腳…好像幾乎沒什麼閒情逸致在車上觀察人或從公車上看窗外的景色。這樣算不算目光如豆、沒有遠見?總之,我想不出公車曾給我什麼樣的「視野」。
認真回想起來,求學時代,公車帶給我的幾乎都是很負面的記憶:等很久總是不來的公車、經常擠不上車也讓人緊張擠不下去的公車、早期晚娘面孔的車掌小姐,後期很會罵人的公車司機、充滿汗臭體臭的公車空間(特別是沒有冷氣公車前)…很難對求學時代的公車有任何好感。也無從感受到公車曾帶給我什麼不一樣的視野。
念研究所之後,通勤工具換成了機車。對我來說,這真是解除我「公車噩夢」的一大救星。我的時間不再受制於無從確定何時才會出現的公車,在城市的任一的地點移動充滿了自由與機動性。現在我上班的地方離住家不算太遠,我也是騎機車。同樣的距離,機車可保證我二十分鐘之內抵達上班地點,而搭公車加上步行的時間,大約要花四十分鐘。
機車也是無法帶給我太多「視野」的交通工具。因為騎機車時,我多半必須注意路面坑洞、前方路況、交通號誌,我主要專注在鑽營穿梭於車陣中,偶爾瞄瞄後照鏡。即使看到特別的景象減速想看個清楚時,也立刻會被後方駕駛不耐煩的按喇叭催促前進。所以騎機車時的視野,大概是最不由自主也最被侷限的。
我一直沒有學會開車,所以除了機車外,公車依然是我另一項交通工具。特別是車程遙遠或路況混亂又不熟悉的地方,我勉強還是只能選擇搭公車。所幸,捷運出現了。現在,我一個月難得搭上一兩次公車。
正因為捷運的出現,讓我對交通工具的等待極限被習慣性的制約在5分鐘之內。超過5分鐘,我開始會有一種心慌、焦躁甚至隱約的怒火,除非想去的地方沒有捷運可達,公車幾乎變成我最不考慮的交通工具了。如果想去的地方半小時走得到的話,我甚至寧可走路也不想搭公車,因為,「不確定的等待」變成極其折磨人又討厭的事,這是現在的公車讓我最不喜歡的地方。它不像火車有明確的到站時刻,公車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根本抓不準,若做為有時間壓力或有「目的性」(上班、出差)的交通工具,公車讓我非常沒有安全感。
於是,作為通勤或有時間壓力時的交通工具,公車是我不得不的最後選擇。因為那種「等待時間長短的不確定性」,會帶給我若干的緊張與壓力。但除此之外,這些年來,我發現自己並不介意甚至會刻意在假日選擇公車做為在城市中移動的交通工具。
就如同我前面說的,騎機車的視野是有侷限性的,移動的目的性太強,它並不適合做為假日消磨時間的交通工具。捷運極有效率,但它行駛在固定的軌道,行駛於地下的捷運系統固然沒風景可看,但除了淡水線的一小段之外,其他高架式的捷運(木柵、內湖線)也因為視線被抬得太高,而無法就近細看城市裡人們的生活作息。比較起來,坐在公車上,它的視野比起機車寬廣許多、比起汽車高了一些、看得遠一些,又比起捷運貼近建築與人群一些…於是公車成了我在無所事事的假日時刻,城市漫遊的一種方式。
假日時間搭公車比較沒有時間壓力,我可以忍受多等幾分鐘。公車還是不像捷運平穩,所以我現在不會在公車上閱讀,取而代之的是看窗外、看行人;現在市區內的公車幾乎都有限速,所以我可以一站一站慢慢觀察每一個地方的景色、商家或行人;假日搭公車也不會太擁擠,無論是站著或有座位,我都不再有從前那種毫無視野的感覺。
因為久久才搭一次公車,我得以比較某一條路上,幾個月之內到底關了幾家店、新開了幾家店;因為久久才搭一次公車,我可以用局外人新鮮的眼光去觀察這個我有點熟又不太熟的城市。它和十年前、二十年、三十年前,變了多少?少了些什麼?多了些什麼?
在沒有時間壓力、沒有絕對目的地情況下,搭公車會是我觀察城市的一種隨意又輕鬆的方式。同時,它也變成我對往事的巡禮之旅。想念曾經和我搭過某一路線公車的同學、朋友,回憶起以前固定上車、下車的地點;回想起年少時廝混過的地方。現在的公車,帶給我的大致就是這樣的東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