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帳號的人,應該都有經驗,三不五時就有個完全不認識的名字,諸如什麼「紅龜粿」啊、「綠茶粉」啊,AndyMichael什麼的…連個自我介紹都沒有,招呼也不打,就發個通知要邀我加入好友。

起初我還以為是我哪位同學朋友的花名,但檔案照片裡的俊男美女,明明就不是我認識的人。後來漸漸知道,網路世界裡有一些人,大概就是以「連好友」為樂,人數愈多,好像自己的粉絲就愈多。另一些人則是為了遊戲所需,Facebook裡有很多遊戲都必須去「拜訪好朋友」或「偷竊好朋友」。朋友數愈多,愈容易獲得積分晉級或禮物,只好朋友亂加一通,管你網路的另一端是大象還是恐龍,先加入好友再說。

對這類不認識的人要加好友的邀約,我一律抱持「見一個刪一個」的果斷。雖然我仍在玩Facebook上的遊戲,而半年前還很熱衷的親朋好友紛紛退出,以致於遊戲愈來愈索然無味,但和一群不認識的人在網路上偷來偷去,或送禮來送禮去,我會覺得更無聊、更浪費時間。

何況一旦加為好友,對方的各項動態、留言塗鴉將會佔據自己Facebook的首頁,我何必去關心那個「紅龜粿」或「綠茶粉」今天抽到什麼樣的感情籤或參加那一種團購血拼呢?

不認識的人要加好友好解決,讓我困擾的是熟人加好友的問題。因為,現實生活中,家人、朋友、同學與同事的互動,一旦加入了網路上「虛擬朋友」的互動,所衍生的問題,說不定遠出於我們意料之外。

先說個親戚家的故事。某親戚一家兄弟姊妹彼此互加對方為Facebook好友,有一天,親戚中的弟弟安安帶了女友小葉回家同居,女友自然也納入兄弟姊妹的Facebook好友網絡中。只是日子久了,開始有「姑嫂妯娌情結」,家庭中的權利義務、水電分攤問題浮上檯面。姊姊和弟弟的女朋友開始互看不順眼,大小摩擦不斷。於是,姊姊玲玲跟媽媽告了"未來媳婦"小葉一狀:「她沒去上班,整天掛在網路上玩遊戲,連半夜也在上網喔!你一定要叫安安管一下小葉。」

證據呢?當然就是Facebook啊!因為無論玲玲何時上Facebook,顯示的「在線朋友」總會有小葉啊!為了證明所言不虛,玲玲特地向電腦文盲媽媽展示一次自己登入Facebook帳號後,Bingo!在線朋友果然有個小葉。媽媽隨後立刻告誡弟弟安安要求小葉收斂一下上網行為,生活作息要正常,工作要認真。結局是,姊弟感情破裂,玲玲同時被安安和小葉刪除好友,再也無從「監看」小葉的網路行為。

在線朋友.JPG 

去年我申請了Facebook帳號,就發現Facebook這種看似方便交流實則令人無所遁形的設計。前述的「在線朋友」是一例,「聊天室」也是如此。雖然想和朋友線上聊天很方便,但多數時候我並不想被別人知道我上網了。我有時也只想快快種個菜餵餵魚就下線做其他事,可是偶爾被朋友逮到了,隨便進入聊天功能和你哈拉兩句,不陪著聊又不近人情(喔!有空種菜餵魚,沒空理朋友嗎?)。此外,玩遊戲的各項進度動不動就要你分享在Facebook首頁上,不是擺明了公告眾親朋好友,我沈迷網路遊戲的程度嗎?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一開始玩Facebook時,除了家人及堂表弟妹及寥寥幾位要好的大學同學外,我就決心絕不加不熟的朋友或任何一位同事為好友。百密一疏的是,在我還搞不清Facebook這種「以分享為名,行洩密之實」的強大功能前,曾經加了一位教我玩Restaurant City的同事為好友。幸好她是個不囉嗦的人,安然無事過了快一年。

然而,隨著她的Facebook交友圈愈來愈大,許多的同事都納入了她的好友範圍。終於,我被其他同事“搜索”到我的Facebook帳號了,他們陸續有加為好友的邀約。我的煩惱就此展開。

第一個想加我為好友的正好是同一辦公室裡的同事。她是個容易有負面情緒的人。Facebook簡直就是她的心情記事本,工作、生活大大小小的不愉快,她幾乎鉅細靡遺的寫在Facebook裡。這讓我有些顧忌,畢竟此刻我仍是主管的身份(雖然八月就能卸下了),萬一她在Facebook上抱怨工作上的事情,我到底要不要回應呢?在網路上回應,我到底應該用「主管」的身份去為她解決問題,還是用「好友」的身份去同理她、安慰她呢?這兩者其實有很大的矛盾衝突。畢竟網路上的發牢騷,是和工作中的真實情境有所出入,至少我知道她的理解就是有誤的,一旦成為她Facebook上的好友,我能選擇用主管的立場去和她剖析前因後果嗎?

那次她的邀約,我選擇略過。正因為略過了她,我也略過另一位離職同事的好友邀約,因為她們是好朋友,不可能加這個不加另一個。然後我上班時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假裝我很少使用Facebook,所以不知道她要加我為好友。幸好她上班看到我也不提這回事。我就像埋進沙裡的鴕鳥過了一個月,連續略過她的兩次好友邀約。

一個多月後,陸續來了兩位其他辦公室同事的Facebook好友邀約。看來,我已無可迴避了,平常大家的互動都很好,我實在無法板起臉說:「我不加同事當我Facebook的好友」,何況我之前就曾經加過一位同事。算了!我的Facebook好友防線全面撤守,想加我的同事就加吧!

我最後,唯一自我保護的手段是,對大家宣稱:「我的Facebook只玩遊戲,不做正事喔!」這麼說的用意在於,不管你們在Facebook傳什麼、講什麼,我一概不注意看也不在意也不回應,因為我只玩遊戲而已。

  

不知道大家在加Facebook好友時,有沒有些考慮或顧忌,當同事或不熟的朋友要加你為好友時,加或不加?我之所以不想加同事或不熟的朋友為好友,主要有三個考量:

第一、  避免透露自己的隱私也避免知道別人的私事:

有關於Facebook侵犯到個人的大小隱私,網路上應該有很多討論,我不贅述。但我想說的是,其實我也不想知道太多別人的私事。在部落格寫生活的瑣事,面對的是不特定的群眾,我雖然自我揭露很多事,但我不必去面對那些不特定、不認識的網友,而且揭露的還是經我選擇的事,點我部落格的也是願者上鉤。

但是透過Facebook的「好友牽連」則不然。我知道的,或我會被知道的,很多都不是自由選擇的結果,也會被揭露給或多或少認識的人,而這樣可能會產生很多尷尬的情況。很多人把Facebook當成網誌、微網誌、行事曆、日記本、公布欄使用,大大小小的工作生活瑣事,一股腦兒全丟在Facebook上,於是我可以從對方和其他非自己好友的互動中,知道一堆對方以及其他人的私事。

這些「其他人」,說不定也是自己認識的人,甚至是和自己有利害衝突的人。我可能從好友的留言版中,發現另一個非好友在上面罵我。我也可能從動態消息中,發現有人將我們辦公室的某件秘辛公告周知…這時候,到底我應該對這些留言採取什麼行動?難道也回覆留言打筆戰,或白目的點擊個「讚!」以警告對方我知道你在網路上說我壞話喔!(目前還沒看到說我壞話的,但真的會有些牽涉到工作上的問題,或者我職務調動的事情,身為當事人看到第三者的傳播與詮釋方式,依然會有些異樣的感覺)。

「不知者無罪」、「無知可能是最大的幸福」。在用了Facebook後,我真的有些認同前面這兩句話了。因為,我們一旦知道了同事在網路上的某些表態或行動,自己還可以有不做選擇或表態的自由嗎?

第二、不想被迫做某些表態或廉價的安慰與回應

常有人在Facebook吐露自己的幽暗心事,例如對抗憂鬱症或情傷或工作困境等等,這時,其他朋友可能就會好心的給予各種鼓勵或建議「加油喔!」、「我會永遠站在你這邊!」、「好可憐喔!惜惜!」。

當別人對這些「好友」有一長串鼓勵及安慰時,我到底也要不要加入留言陣容中,對那些自己並沒有特別了解、特殊交情的同事或朋友也來個言不及義的「保重!」、「沒關係,阿姐給你靠!」???

其實,不留言也是一種表態吧!表示我對這樣的狀況「沒意見」、「沒興趣」。然而當所有同事都在網路上“聲援”那位Facebook好友時,我選擇沈默,是不是就表示我很冷漠,一點都不關心同事的情境?或表示我不贊同,所以沒有「站在他們那一邊」?

於是在Facebook的好友圈中,我面臨了另類的群眾壓力。

第三、 保留自己的某些形象

這個理由有些蠢。但是我當時玩Facebook真的就是想玩遊戲而已。亂加一堆同事為好友,豈不是就是讓全部同事知道他們的主管之一閒著沒事都在玩遊戲?當別人的Facebook動態都是些憂國憂民憂家庭憂小孩的各種正經動態時,我的最新動態卻是「Sisphe今天發現一隻待援救的白鼻心,你願意幫助她一起拯救白鼻心嗎?」、「Sisphe的水族箱剛剛兌換到一隻烏龜,去看看吧!」

這樣像話嗎?

與其等被同事們加入好友了,才必須要面對前述的這些問題,我乾脆就直接跟大家宣告:「Facebook我只有玩遊戲,不做正事的…」

有話要說,我會寫在部落格裡;有重要的心事要和好友分享,我會認真的寫封e-mail給對方;有公事要討論,上班再說;不能見人的,我會寫在日記本上。至於Facebook,就讓它繼續當我的遊戲空間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sp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