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僅有的幾本推理小說) 
 
  我喜歡看推理小說。雖然看過的推理小說裡,有99%我完全猜不出凶手是誰?謎題的解答是什麼。
  可能是我的耐心太差,沒辦法耐心的找出作者在小說中的各種佈局或伏筆;也可能是我根本就是像福爾摩斯旁的華生或白羅旁的海斯汀一樣,永遠只是襯托出偵探們優秀卓越的笨拙角色,沒有洞察力、毫無想像力。不過這無損於我看推理小說的樂趣,因為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我可以經歷死亡、紛亂、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的歷程。有時我是從頭到尾霧煞煞、迷亂一團,有時是緊張到連吃飯睡覺都沒心情、很少的時候就是想快翻到最後一頁,看看和我的猜測一不一樣。所以,看推理小說一直給我很大的樂趣。
  第一次接觸的推理小說是小學時,媽媽送我的一套五本莫理斯‧盧布朗所著的「亞森羅蘋系列」。嚴格說來,這不能算是推理小說,因為裡面推理的成份不多,但裡面的冒險經歷和小小的詭計,倒是讓當時只有小學程度、是非觀念不清、涉世未深的我,滿足了不少對遙遠“外國”、“金銀珠寶”、“劫富濟貧”的浪漫幻想。但我也因此如同許多先讀亞森羅蘋才讀福爾摩斯的讀者一樣,還沒認識福爾摩斯就已經非常討厭他了。大約到大學甚至工作之後,我才能逐漸承認並接受,福爾摩斯比起亞森羅蘋來說,真的嚴謹及合邏輯多了,而且對長大之後的我來說,福爾摩斯系列也比較好看。
  雖然我喜歡看推理小說,但我看的範圍並不廣、也不多。理由很簡單:我看的推理小說,幾乎都是到公立圖書館借的。所以圖書館有什麼,我只能看什麼。除非突然很想看推理小說時,圖書館關門了,我才會去買個一、兩本墊檔。再不就是剛好在舊書攤看到喜歡的作品。也因此,我的推理小說收藏不多,也沒什麼代表性。
  高中時候,圖書館最常借到的ES賈德諾寫的派瑞梅森探案。這套系列我真的很喜歡,那位沈著穩重的律師梅森,一開始總是會接到怎麼看都是有罪的委託人的案子,但梅森律師就是有辦法在種種證據都完全不利被告的情況下,在法庭上,利用各種交叉詰問、唇槍舌劍最後演出大翻盤痛宰一開始志得意滿的檢察官。如果那系列多寫一點或我在圖書館時,每次都能如願的借完全部版本的話,或許考大學我就會立定志向念法律系了。無論如何,賈德諾的梅森探案系列和柯賴兩氏系列,我都很喜歡,可惜這些書,並沒有再版,圖書館裡這些書也可能爛到再也借不到了。
  另外,我曾經在舊書攤買過「神探可倫坡系列」的兩本書,可倫坡就和田村正和主演的「古畑任三郎」很類似,故事一開始都是交待凶手如何犯案,所以讀者早早知就知道凶手是誰了,接著就是看洞悉力或第六感特強的探長可倫坡和古畑任三郎,如何和凶手糾纏、過招、如何在爾虞我詐中,讓凶手自亂陣腳,最後終於自曝其短、真相大白。這類型的推理小說輕鬆、有趣,有時都忍不住同情起凶手,怎麼會衰到遇上這種繞舌囉嗦、糾缠不清的偵探,害得自己低估對手,導致最後露出馬腳的命運。可惜神探可倫坡系列也買不到了。
  日本的推理小說中,圖書館幾年前陳列最多的是赤川次郎的三毛貓系列。但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愛看。總覺得那是很刻意的自以為幽默,要不就是沒什麼緊張讓人想動腦的慾望,幾乎沒有我喜歡的推理小說元素。不過後來林白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推理小說傑作選裡面所選的作品,我就覺得有意思多了。但有一段時間,因為忙著看其他類型小說,所以就沒再涉獵了日本推理小說了。直到去年發現商周出版的日本推理名家傑作選,再度試著翻看看,可能很久沒看日本推理小說了,突然有種驚豔、耳目一新的感覺。裡面所選的作家宮部美幸、東野圭吾或恩田睦…等,看完那些作品,不但能讓我參與解謎的過程,而且在掩卷後,都還能隱約感受到殘留在心裡的震撼。
  另一方面,可能是我腦袋結構比較簡單的關係,如果解謎過程佈置得太複雜、機關太多的話,我就不愛看也看不懂了。所以看火車時刻表算不在場證明、房子佈置機關,繩子拉來拉去的(柯南裡面常有這類橋段,若不是因為這是卡通的話,我早就列為拒絕往來戶)、密室殺人…之類的謎題,我大多都自動放棄不看。因為我有限的腦容量,實在都構想不出如此那麼複雜困難的犯案手法。我不喜歡看為解謎而解謎的推理小說,那少了“人味兒”,太精密計算的犯案,可能只有“超人罪犯”才想得出來,也只有“超人偵探”才有辦法解謎,既然是超人做的事,就和凡人的我無關了。
  我想特別一提的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偵探小說。她的書很早就在圖書館借得到了。早期圖書館陳列的應該是三毛主編,遠景出版社的版本。雖然很早就聽過有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我也躍躍欲試想一睹這位推理天后的作品。結果…超慘,簡直到了不忍卒讀的地步。雖然我努力的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了,小說結局真的很精彩,可是,我看得太辛苦也太累了,之後有很多年,我走到圖書館的克莉絲蒂系列那一個書架,都視若無睹的繞過去了。
(三毛主編的克莉絲蒂版本)

  我試著去分析為什麼我看不下去:第一個原因大概是翻譯的語法,我就是不習慣;第二,看西方小說有個吃力的地方,就是認識那些主角。一本小說,還搞不清楚背景、地點,但光看到卡爾格瑞、裘尼斯.侯秀繆、艾姆那.派拉茲、湯美、鄂特伯恩的…那堆不是習慣的翻譯人名就已暈頭轉向、讀下去的胃口盡失了;第三個原因我不太想承認,那就是可能我那時就是水準不夠,所以看不懂。當然,那時期還有比較容易看得懂的,也是遠景版的倪匡科幻小說,也是我放棄比較艱難挑戰的原因。
  也許是時機尚未成熟吧!我與克莉絲蒂失之交臂多年。差不多到兩年前,在圖書館發現遠流重出了一整套克莉絲蒂的小說,我又蠢蠢欲動想再挑戰一次。只是上次的慘敗,讓我不敢再從白羅系列挑起,翻了翻粉紅色封面,好像除了白羅外,還有個看起來較無害、和藹可親的瑪波老太太,這讓我鼓起勇氣借了回去。大概是從<柏翠門旅館>開始吧,我看了一本,又借了兩本,還了之後,又再借個幾本,而且多拿了一些白羅系列的<尼羅河謀殺案>、<絲柏的哀歌>、<一個都不留>…不知不覺的,這一年半裡,我差不多把克莉絲蒂裡的白羅和瑪波系列全看完了。
(白羅偵探)(瑪波偵探) 
(白羅與瑪波的照片取自遠流博識網:永遠的謀殺天后)

  雖然有位日本推理小說迷,曾在日本推理小說的書序中批評他曾在國中時期被瑪波系列的<復仇女神>狠狠地悶到了,因為節奏不快,拖泥帶水,使他心靈大受傷害。不過就如同我一開始的失敗閱讀經驗來看,也許他現在再看,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喜歡她作品的理由,第一是,我喜歡英國。這算什麼理由啊!不過我一向認為,閱讀某種層面是很私密的事,讀者所選擇的書,本來就反映出自己某個時期的若干偏好,這應該是很合理的事。我因為喜歡以前的英國,所以喜歡珍.奧絲汀、喜歡莎士比亞及喜歡克莉絲蒂,喜歡從故事裡能看出英國風情的小說,應該也不為過吧!第二,她的作品常有浪漫的元素(包含愛情、旅行、甚至冒險)、幽默的元素(不是刻意做作的低級幽默,而是通達人情世故後的智慧幽默),或許,這就是我前面一直提到的人味。第三,她解題的過程會讓人有參與的感覺。所以讀她的小說,我如果有耐心好好想的話,通常猜對凶手的機率會比讀其他人的小說高些。因為,在她的小說裡,讀者獲得的線索並不比書裡的偵探少,所以,我比較有解謎的樂趣。最後,她的小說有時不僅只是推理小說而已,她還會刺激人有其他的想法或思考。這部份,有機會再說。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個認真的或學究型的推理小說迷,所以我沒興趣去區分什麼本格派推理、冷硬派推理、社會寫實派推理…對我來說,只有好看的推理小說和不好看、看不懂的推理小說而已;我當然也寫不出如詹宏志或唐諾這類專家,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推理小說書評。反正,只是看小說嘛!一本書,也許是帶著緊張、也許帶著害怕的心情就這樣消磨一個下午或晚上,看完之後,也許馬上忘光光,也許會有一些苦澀感嘆,但就是不會無聊,這就是推理小說讓我感到最迷人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sp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